剧情介绍

  2013年的一天,瑞安(克里斯·J·穆雷 Chris J. Murray 饰)带着妻子艾米丽(布兰妮·肖 Brittany Shaw 饰)和年仅八岁但乖巧可爱的女儿莱拉(艾薇·乔治 Ivy George 饰)搬入了一栋大房子。适逢圣诞节将至,一节人喜气洋洋,快乐非凡。瑞安不知从哪还翻出一台老式的摄像机,他希望记录下家人每一个喜悦的瞬间,谁知从开机的第一天起便发现种种异常在房子内出现。夜幕降临,女儿逐渐表现出诡异的举止。与此同时,瑞安和哥哥迈克(丹·吉尔 Dan Gill 饰)还翻出了几卷这栋房子20年前的主人们拍摄的录影带,影像中的内容令他们呆若木鸡。
  只有女儿和摄像机能够看到的“隐形者”,令瑞安一家的生活乱作一团……

评论:

  • 嘉丽 2小时前 :

    没有歌颂,而是用溢出屏幕的人道主义关怀。

  • 士玉龙 0小时前 :

    还不错的疫情题材影片,朱迪·科默是个好演员!

  • 无嘉庆 7小时前 :

    真实到以为再看纪录片,那段20分钟左右的长镜头看的人全程仿佛被扼住喉咙一样窒息,片子好几处浅焦镜头,给女主怼脸拍的特写你能清楚的看她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而急促的呼吸声仿佛就在你耳边回响一样,浅焦镜头虚化的部分更传达一种强烈的不安感,把那种无助慌张怜悯的情绪也渗入你的骨髓达到共情。女主演技炸裂!!!从此也爱上朱迪科默~☺️

  • 己澎湃 7小时前 :

    今年最典型最通俗的一部新冠题材电影。制作团队用护理院这个切入点,非常高明的将本片和以往的传染病题材电影区分开来;在视听语言上,大量特写的使用也是本片的一个亮点,非常好的展现了人物情绪的变化。但电视电影的制作水平、欠缺雕琢的台词、尴尬的感情线还是拉低了电影的档次。光看前60分钟其实值得四星。

  • 受婷秀 7小时前 :

    欧美防疫一塌糊涂,但电影层面人家确实拍的好,至少这样的题材很少追求高大全,永远落在个人的故事上。两个主演真的是演技炸裂,看得有点心酸

  • 尉兴为 1小时前 :

    天色尚早,但很快就会暗下来,趁着白日漫漫,我们一起去散步吧。

  • 徐新林 2小时前 :

    洪常秀+金敏喜,戏里戏外一起看,就很奇妙了。时长92分钟的电影,半个小时之后金敏喜才出现,一度我以为自己开错片儿了[捂脸][捂脸]黑白调,长镜头,拉家常的对话,还是熟悉的洪常秀。《小说家的电影》6.5,金敏喜加0.5,给7分。洪常秀所有片子的配乐我都好喜欢~《小姐》里的金敏喜是人间尤物,洪常秀镜头下的金敏喜是风韵犹存~

  • 所绮梅 4小时前 :

    没有很喜欢 小说家的电影 也没看睡着。洪尚秀喜欢做实验,这一部想看看演员在没剧本的情况下能聊多久,反应会是什么。主要是演员没找对,如果请罗永浩来演,能把摄影机聊没电。。。。

  • 利承泽 7小时前 :

    洪尚秀的自我指涉已经到了可以精神性转的程度。

  • 卫音泓 7小时前 :

    求救无门的窒息一夜,绝望而压抑 感同身受

  • 德芷荷 3小时前 :

    大概有三场戏比较好,对比挺浅显的,其它没什么了。我觉察出一种对使用工具的脆弱的温情,这也许就是文化人的爱吧,宛如萌宠vlog。

  • 吕文惠 4小时前 :

    可我依然乐观

  • 余欣然 2小时前 :

    最近几年看每一部洪尚秀都会开始思考时间对人的作用,然后发现它可以是很动人的。

  • 代玮奇 8小时前 :

    无法不给这部高评价,毕竟洪常秀的电影拍的从来不是故事,而是情感在人物之间的流动,再也没有比彼此确定地爱着更为强烈的情感了,不是吗。

  • 崇初兰 5小时前 :

    太无助了。但是只要还能被拍出来,有记录、控诉、反思,就还有希望。不觉得女主和Tony之间的羁绊(不是爱情)突兀,人物和情节都铺垫得很好。灾难中相依为命,当然会产生爱,作为两个“人”之间的爱。

  • 强英光 5小时前 :

    最后的片头导演和金互道llove you 的时候 观众都是布景了

  • 微生新知 5小时前 :

    有些人就嗯吹吧,我寻思中国养老院也没被zf抛下不管吧?真要觉得我国防疫也烂,那你嘤爹也还是赢不了啊,真要觉得我国不允许拍这种电影,那你得先让zf执政能力低下,然后再制造点事实基础呗,总不能胡编乱造吧?

  • 卫定钧 5小时前 :

    我不懂什么结构不结构的,我喜欢是因为好温柔啊,金敏喜捧着花好好看

  • 公西若雁 8小时前 :

    和《引见》很像,可是冥冥之中觉得,这就是我想拍的电影啊啊啊

  • 公孙听枫 9小时前 :

    与上海当下高度重合的电影,更加表现出此时此景绝不只有在3月上海疫情时才会发生,任何地方都会成为电影中的场景,任何地方也都会成为3月的上海。人类在大环境下始终是渺小的个体,纵观历史大事件、灾难、战争,从无个人利益高于国家的可能。个人视角永远无法看到全局,每一个人都只是一个人,每一个人也都只能以自己的身份角色去思考问题,站得越高才能看见越多。庞大的需求量是导致援助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任何事以“不公平”来判定始终是没有语境没有因果的片面认知。危机之中能够扛下去熬过去的人只是多了一点运气,所以自救远比就地等待援助更重要。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