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残像 高清

评分:
9.0 推荐

分类: 记录片 1997

导演: 潘礼德

剧情介绍

  我们总是以为已经看到了、想到了世上所有的画面。几年来,我一直在寻找缺失的画面。这是一张由红色高棉在统治柬埔寨时期拍摄于1975年及1979年之间的照片。这一张照片并不能证明红色高棉的暴政,但它足以令人思考、反思及还原历史真相。我在祖国的档案、证件及宣传资料里寻找无果。现在我知道了,这张照片的缺失自有其理由,我停止了寻找。这张照片是否淫秽下流,毫无意义呢?我决定自行制作一张照片。今天我向大家展示的,并非一幅画面,而是用电影手法对调查过程加以记录。某些画面本应缺失,由其他画面来代替;这里有生命、斗争、痛苦、美丽、消失脸庞的悲伤、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有时甚至是优雅和勇气:但绝不是遗忘。

评论:

  • 庚宜然 2小时前 :

    肯爵写给家乡的情书,非常personal的作品。剧情主要叙述了家庭琐事,冲突可以说完全感受不到。

  • 公冶紫云 0小时前 :

    超出预期,虽然私人,但莫名就感同身受,也许是呆萌的小男孩起了作用,真想拍一部自己的BB。另,一开始完全没认出来朱迪·丹奇

  • 叶烨赫 3小时前 :

    布拉纳用一种最自以为是的方式去复古,拍出了超低配的《罗马》

  • 张飞昂 5小时前 :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会不喜欢,私以为这是今年最有可能拿到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作品。作者拍出了一个平实朴素的故乡,各种角色都非常鲜活,小男孩的甜美纯真可爱让人仿佛见到了童年的玩伴,爷爷教孙子去追女孩也让人忍俊不禁。而且台词动人且节奏非常好。不知道为什么大家要去和《罗马》比,导演的经历和路数本来就不一样,为什么拍黑白的故乡就要拿来比较呢?怎么不和《八月》比?不和《伊万的童年》比?我觉得比较的对象应该是和肯洛奇的《男孩与鹰》以及《这就是英格兰》这样的作品。依旧是英国工薪阶层对童年和故乡的挽歌。不足之处是有些地方音乐铺太满,而且最后的升华也有些刻意了,但映射到现实中的乌俄冲突之下,也许可以坐等拿奖。

  • 婷格 1小时前 :

    每一个用黑白影像的导演一定都是有野心的,或者至少是有想法的。60年代末的贝尔法斯特,动荡而不安。小男主的童年恰好在这里。镜头下的真实生活都是黑白的,唯有主角一家人看电影的时候,银幕是彩色的。忍无可忍后,一家人终于离开贝尔法斯特搬家去伦敦。等小男孩长大以后,他的童年记忆会是彩色的吗?

  • 冼灵秋 4小时前 :

    for the ones who stayed

  • 揭璎玑 1小时前 :

    若把此片看成是一部私家回忆,那确是很好了。

  • 戎兴庆 9小时前 :

    私人回忆+儿童视角+黑白影像,好像也变成了新套路。

  • 仍永新 0小时前 :

    片中所寄予的乡愁在可说是虚无缥缈的典型。看似精致的背后,是空虚的内核。卖力的煽情也很难达到共情的效果无非感觉抓马罢了。

  • 原蔓菁 8小时前 :

    一部包装很漂亮的电影,至于里面没,真就一般般。

  • 乙舒扬 9小时前 :

    其实这部电影拍的不够好 但是近期男童arthur虐杀案让我看到6岁左右的英国男孩都会有一阵难过?

  • 卢灵雨 2小时前 :

    黑白摄影很棒,演员很棒,致敬了很多经典电影,迷影情节很棒,可惜歌实在太多了,比歌舞片的歌还多,太简单太直白了,导演水平不够啊,可惜了。

  • 侍华荣 8小时前 :

    蹩脚的游子怀乡,拍个情怀罢了,所谓乡愁,真看不到。

  • 华问梅 2小时前 :

    想起狗脸的岁月和昇哥的《美好的哲学课》

  • 夫美华 8小时前 :

    很私人的影像 人生中第一次搬离熟悉的地方 院子 喜欢的女同学 数学成绩 大街上认识的又拽又粗野的哥哥姐姐 这是孩子的世界 和大人的一样复杂 这也是成长中的第一次告别 就像影片开头 用孩子的“屠龙盾牌”去抵御暴力 另外 彩色的电影银幕 反映到眼镜上也是有色彩的 有电影的片段总是最欢乐最放松的

  • 博杞 9小时前 :

    关于故乡的往事,形式感很强,但是剧作以及视听内核存在很大的问题,摄影和表演还可以,奥斯卡BP就比较难了。

  • 家蕴涵 2小时前 :

    同样作为乡愁电影,和《罗马》相比,《罗马》的艺术性可是《贝尔法斯特》比不上的。作为儿童第一视角叙述往事,带有更多幽默诙谐的口角,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独特的乡土故事,比起《罗马》显得更平民了一点。

  • 凤宇航 1小时前 :

    不太行,演员很卖力,但是剧本不行,不知道怎么拿的提名的

  • 居修雅 3小时前 :

    For the ones who stayed. For the ones who left. And for all the ones who were lost. 确实看出很多《一一》的味道,动荡的年月里更加感慨。

  • 成天睿 9小时前 :

    充满了许多导演儿时的私人回忆,但这些导演令自我感动的情节实在是难以打动并非处于那个时代和国家的观众。但话又说回来了,讲述童年回忆的《罗马》同样是私人的,为什么卡隆的《罗马》反而更能激起异地观众的共鸣与同情?因为卡隆选择将镜头更加聚焦于一个人物:是一个看似脆弱但又内心坚强的女性。这样的形象以及发生在她身上的不幸遭遇、导演注入的真诚情感,在高超的视听技法衬托下的结果自然是极其讨喜的。但再反观《贝尔法斯特》,过于刻意的镜头设计反而会显得投机取巧。以及在人物情感的塑造上,也没有《罗马》做得如此令人印象深刻。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