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简介:
  在世界电影史上,尤里斯·伊文思被称为纪录电影的先驱,与美国的罗伯特·弗拉哈迪、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和苏联的吉加·维尔托夫并称为四大纪录电影之父,与其他三位不同的是,伊文思的创作生涯最长,在长达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拍摄了60余部影片,一部寻找失落青春的诗意纪录《塞纳河》曾使他获得1957年的戛纳金棕榈大奖。
  中国的抗战不仅掀起了中国电影人的创作热情,也吸引了国外电影大师的镜头。上世纪30年代末,多位国外记录片导演来华摄制影片,他们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尤里斯·伊文思。伊文思1938年在中国拍摄的《四万万人民》不仅是他电影生涯的代表作,也是他与中国维持50年的情谊的开端。从抗战开始,在不同的年代,他用自己的镜头纪录下了不同的中国。
  外国人来华拍纪录片的历史,最早大约可以追溯到电影诞生的那几年。1896年,卢米艾尔兄弟派出了数百名摄影师奔赴世界各地拍片,其中一些摄影师就曾来华拍片。此后,美国人、意大利人、苏联人、瑞典人都曾经把镜头对准过中国,但多是风光片及风土人情、文物考古、民居民俗的纪录,直到战争的悄然到来。1935年,在燕京大学任教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用一台十六毫米手摇摄影机拍下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场面,今天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1938年,尤里斯·伊文思来了,这个“飞翔的荷兰人”飞到了中国,与他同行的还有我最崇拜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1936年,两个勇敢的人在西班牙内战爆发之际,把摄影机和照相机的镜头对准了这片燃烧的土地,伊文思拍摄了广受赞誉的纪录片《西班牙土地》,而卡帕也因拍摄《共和军之死》的照片一举成名。 “纪录”拥有了出生入死的刚毅血性。从此,“什么地方燃烧,就去什么地方拍摄”被奉为摄影师的职责。西班牙内战是西方前线,而中国战场则被称为是反法西斯斗争的东方前线,从西方前线远涉到东方前线,伊文思和卡帕在中国拍摄的珍贵图像仿佛西班牙影像的回音。
  1938年4月初,在抵达中国不久,二人便拍摄了“台儿庄战役”,那是值得庆贺的第一场正面击溃日军的胜利,伊文思和卡帕要求上前线拍摄,最终未能拍到决战的场面,因为他们是外国人,没人敢为他们的生命承担风险,但他们还是抓住机会在台儿庄附近的小树林中拍摄了这场战斗。伊文思回忆说:“我不是一个作家,我通过画面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我一定要表达死亡对我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拍几个尸体,而是拍摄整个一段,死亡牵连到的往往是许多人。我触到了中国,中国也触到了我,我拍了战争,拍了一个在战争中瓦解,又在战火中形成的国家,我看到了勇敢!”
  纪录这场战争的《四万万人民》成为了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写照,并且起到了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积极作用,这些影像成为后来中国抗战影片的重要素材。而卡帕生平最有力度的照片,就是他拍摄的遭日军空袭后的劫难场面。
  正如卡帕那句永远的名言:“如果你照片拍得不够好,因为你离得不够近”。1954年,卡帕在越南战场触雷身亡,如一个不参与杀戮的斗牛士般身着光彩耀目的斗牛士装束轰然倒下,而伊文思继续潜行在战火中。
  伊文思的冒险不是赌徒的博彩,也不是亡命徒般的轻生,而是为激情所贯注,为信仰所战斗的勇气。在中国抗日战场上,在越南抗美的丛林中,在古巴剿匪的追击中,甚至在70岁高龄,依然在战火中拍摄。这个“飞翔的荷兰人”被祖国放逐,却四次来中国,他称中国是收养他的“第二故乡”,他爱这里的人民。
  红色电影的开端——延安电影团
  伊文思在临走之前,秘密地把一台埃摩摄影机交给了一位左翼影人吴印咸,这位吴印咸后来被称为共和国摄影艺术的拓荒者。1938年秋,吴印咸和袁牧之两人带着这台摄影机和从香港购得的全套电影器材到达延安,在八路军总政治部下成立了“延安电影团”。
  最初电影团只有6个人,有电影工作经验的仅有3个。1938年10月1日,电影团开拍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记录片《延安与八路军》。1940年袁牧之将完成的影片底片带到苏联,没想到正好苏德战争爆发,没能在苏联印出拷贝送回国内放映。进入40年代后,电影团拍摄了多部新闻短片,在根据地露天放映。

评论:

  • 柏正 3小时前 :

    克雷格平淡无味的告别仪式,没想到被扮猪吃老虎的古巴女特工抢了风头。这个角色大概是临时救场的菲编贡献的,相当Killing Eve。

  • 芮傲丝 9小时前 :

    没想到最大的败笔竟然是蕾老师那个角色,作为DC的最后一部,看出来是想做一个感人的宏大的谢幕,一切都往悲情英雄这个方向靠,这也导致蕾老师那个角色成了最大的工具人。看不出人物弧光,也不有趣,就一个劲儿的悲情,和DC的感情线甚至不如出场二十分钟的安娜。从《利刃出鞘》他俩就挺有cp感,老特工带着又猛又憨的新特工多有意思啊,比蕾老师这个哭哭啼啼又狗血的线舒服多了,甚至结尾还能就地传个007代号,这不皆大欢喜嘛(我梦里的欢喜)。剧情三星,多一星给DC,我的邦德启蒙,也是我最爱的一版邦德。另外,凯瑞福永对于大场面的把握还是很好的,很久没在影院看到这种动作戏了,以及一些镜头语言都能看出他个人风格。

  • 镇冰蝶 7小时前 :

    漫长的告别,作为爆米花电影最重要的是节奏啊节奏,合理安排刺激点抓住观众的吸引力,而不是拖拖拉拉半吊子的英伦幽默和家长里短。好死也是一件技术活。除了情怀粉的感慨,不知还能骗到谁的眼泪。

  • 王盼柳 4小时前 :

    从皇家赌场伊始的不被看好,到塑造出独属于自己味道的詹姆斯·邦德,“007”只是一段编号,属于丹尼尔·克雷格的邦德时代落幕了。流媒体时代,传统大制片厂产出的动作电影也愈发弥足珍贵。

  • 锦橘 9小时前 :

    imax 2d沙丘完了二进宫……竟然是真探s1的导演!想知道BenQ做饭在等哪个he:)

  • 牟晴岚 3小时前 :

    整体看下来比较一般,再加上164分钟的时长,剧情交代事无巨细,因此区别于以往的邦德,虽是克雷格版的谢幕,但这一次的邦德几乎就没有太多神秘感,更贴近普通人的一面,有牵挂有担当有家庭,更有人性,电影开始时邦德对Vesper还放不下简直让人想哭,还有水下救人逃生的部分直接让人闪回到Vesper最后在水下的那段戏,真的是致敬了!

  • 权铭 3小时前 :

    当女王密使的歌曲响起,那次唯一的邦德的婚姻的死去,史上最短命的邦德(当时认为拉扎贝太粗野不够优雅)这个直男癌代表、物化女性的罪魁祸首,终于落下了时代的帷幕;回顾克雷格的007,注生孤,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脉络,相比较诸多没头没尾的前辈,一切因一个法国女人起,又因另一个法国女人终;当然这个IP的规矩,有些是不容改变的,比如成为slogan般的华丽开场曲,感伤而致命,轮到了Billie Eilish;比如John Barry奠定了的欧陆风情弦乐,就连Hans zimmer也不能改变;但也有变,第一次把邦德写死——重伤,导弹,病毒,生怕不够彻底;也许变与不变之间,没有什么是永恒的,return回来的,终究是不是顺应时代环境、而不是多少有些不合时宜的、固执的喝dry martini油腻男人,“女人究竟喜欢他什么”

  • 禚阳舒 3小时前 :

    一开始的确还是007那味,然而五年后真的是因为退休了吗,除了古巴部分还挺精彩的,其他简直垮得一塌糊涂,后面真是如坐针毡,第一次希望007赶紧挂掉然后影片结束。。。😂

  • 郭蔓蔓 1小时前 :

    男神最后一部007➕大帅比凯瑞福永,应该算满意的。福永拍得🉑。故事吧,你知道的,不重要。。。总的来说就是总结一下男神这几部,画个句号。后面有点长,但看到最后又挺难过的。最后哭着听完路易阿姆斯壮老师的歌。古巴妹子不可貌相,没想到打戏那么漂亮。

  • 腾骏 8小时前 :

    无论是女007还是黑人007,都比我们想象中的来的要早,但不知道选角导演是怎么想的,找来了一个身材臃肿的黑人大妈,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 贝合乐 8小时前 :

    很多回忆很多伤感,跟上一部幽灵党关系过于密切,然而因为幽灵党太难看我情节忘差不多了

  • 浦问兰 4小时前 :

    这故事有逻辑吗? 邦德先和CIA打MI6 再和MI6打反派 反派仇都报完了 幽灵党都团灭了 反而突然变身灭霸了? 邦德不能再接近人了就干脆一心求死了?

  • 永学义 3小时前 :

    4.片名确实翻译成《生死交战》会更合适。

  • 栀婧 7小时前 :

    開頭拍的是真不錯。先是一段蕾老師的回憶。現時,James Bond和Léa Seydoux退隱江湖,驅車穿過黝黑的隧道,彷彿進入短暫而甜蜜的夢,不慎遭遇魔鬼黨的埋伏,痛苦過去一直糾纏著這對苦命鴛鴦,Bond躲避敵人的追殺,同時內心亦懷疑起看似無辜的枕邊人。這時導演不斷縮小構圖,最後以鐘樓頂端為畫內框,框住四面楚歌的兩人,響徹天際的鐘聲似乎預示夢醒時分,真的無處可逃了嗎?原來,這是導演精心設計的一個障眼法,Bond使出隱藏殺手鐧,暫時與戀人化險為夷。然而,在該段結尾,這對情侶卻被迫分離:各自懷揣的秘密摧毀了他們的關係。攝影機換到列車上蕾老師主觀視角,橫移卷軸鏡頭追逐著漸漸遠去的Bond身影,此時屬於兩人的美妙夢境宣告結束,但對觀眾來說,緩緩啟動的列車-片頭動畫才正是入(電影)夢的開始⋯⋯

  • 锦洁 0小时前 :

    3.幸亏这不是一部河南电影,不然James用一句话可以贯穿全篇——“我恁爹”

  • 终祺福 6小时前 :

    这部电影在imdb7.4分,mtc68分,口碑倒也不俗。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丹尼尔克雷格的007相比皮尔斯布鲁斯南的007分数明显虚高。

  • 韦和豫 3小时前 :

    真的是时代终结。丹尼尔的007是最耐看的,有情有义,有血有肉。身材管理很好,一点儿不拉胯。007系列肯定要收藏的。

  • 茂如曼 2小时前 :

    丹尼尔的收官之作水准一言难尽,剧情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人死的也莫名其妙,新任007的选角更是 只有政治正确,没有任何让人期待的感觉

  • 郑海亦 8小时前 :

    这片子实在一般啊,本来想看2D杜比影院,临时和朋友看了3D,大可不必,3D就是骗钱。剧情嘛看不太懂,对新观众有门槛。反派嘛,我喜欢的拉米也没立住。片段太散,合着安娜就是为了存在而存在。音画出戏。太老派。现代观众啥没见过,对这个还能买账吗?为结尾的007落幕多打半颗星。

  • 红霞英 3小时前 :

    太.長.了!主線故事就很典型007,Phoebe Waller-Bridge的聯合執筆得確有讓四個女性角色起到點睛或讓Bond更立體的作用,甚至對系列自嘲的dry humor,不過前面塑造的強大反派,對比後頭動機、行為很無腦,另外感情線多到離譜。執行上是一路穩、無功無過,習慣Bond系列作的影迷,很容易清楚何時”衝突”、何時”反派捷足先登”、何時”與上司不合”等打點,中後開始漫無目的乏味對白,冗長拖沓、無意義又乏味。動作戲作特色的Daniel Craig,沒有給齣一場浩大的打鬥作完結,毫無創意與記憶點,非常可惜。不管角色、情懷、Bond自身都隨著本片一同”落幕”了。Lea Seydoux的表演非常尷尬,是稱職做個花瓶的演出。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