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美金等于多少人民币 高清

评分:
9.0 推荐

分类: 记录片 2001

导演: 尤里斯·伊文思

剧情介绍

  简介:
  在世界电影史上,尤里斯·伊文思被称为纪录电影的先驱,与美国的罗伯特·弗拉哈迪、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和苏联的吉加·维尔托夫并称为四大纪录电影之父,与其他三位不同的是,伊文思的创作生涯最长,在长达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拍摄了60余部影片,一部寻找失落青春的诗意纪录《塞纳河》曾使他获得1957年的戛纳金棕榈大奖。
  中国的抗战不仅掀起了中国电影人的创作热情,也吸引了国外电影大师的镜头。上世纪30年代末,多位国外记录片导演来华摄制影片,他们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尤里斯·伊文思。伊文思1938年在中国拍摄的《四万万人民》不仅是他电影生涯的代表作,也是他与中国维持50年的情谊的开端。从抗战开始,在不同的年代,他用自己的镜头纪录下了不同的中国。
  外国人来华拍纪录片的历史,最早大约可以追溯到电影诞生的那几年。1896年,卢米艾尔兄弟派出了数百名摄影师奔赴世界各地拍片,其中一些摄影师就曾来华拍片。此后,美国人、意大利人、苏联人、瑞典人都曾经把镜头对准过中国,但多是风光片及风土人情、文物考古、民居民俗的纪录,直到战争的悄然到来。1935年,在燕京大学任教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用一台十六毫米手摇摄影机拍下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场面,今天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1938年,尤里斯·伊文思来了,这个“飞翔的荷兰人”飞到了中国,与他同行的还有我最崇拜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1936年,两个勇敢的人在西班牙内战爆发之际,把摄影机和照相机的镜头对准了这片燃烧的土地,伊文思拍摄了广受赞誉的纪录片《西班牙土地》,而卡帕也因拍摄《共和军之死》的照片一举成名。 “纪录”拥有了出生入死的刚毅血性。从此,“什么地方燃烧,就去什么地方拍摄”被奉为摄影师的职责。西班牙内战是西方前线,而中国战场则被称为是反法西斯斗争的东方前线,从西方前线远涉到东方前线,伊文思和卡帕在中国拍摄的珍贵图像仿佛西班牙影像的回音。
  1938年4月初,在抵达中国不久,二人便拍摄了“台儿庄战役”,那是值得庆贺的第一场正面击溃日军的胜利,伊文思和卡帕要求上前线拍摄,最终未能拍到决战的场面,因为他们是外国人,没人敢为他们的生命承担风险,但他们还是抓住机会在台儿庄附近的小树林中拍摄了这场战斗。伊文思回忆说:“我不是一个作家,我通过画面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我一定要表达死亡对我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拍几个尸体,而是拍摄整个一段,死亡牵连到的往往是许多人。我触到了中国,中国也触到了我,我拍了战争,拍了一个在战争中瓦解,又在战火中形成的国家,我看到了勇敢!”
  纪录这场战争的《四万万人民》成为了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写照,并且起到了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积极作用,这些影像成为后来中国抗战影片的重要素材。而卡帕生平最有力度的照片,就是他拍摄的遭日军空袭后的劫难场面。
  正如卡帕那句永远的名言:“如果你照片拍得不够好,因为你离得不够近”。1954年,卡帕在越南战场触雷身亡,如一个不参与杀戮的斗牛士般身着光彩耀目的斗牛士装束轰然倒下,而伊文思继续潜行在战火中。
  伊文思的冒险不是赌徒的博彩,也不是亡命徒般的轻生,而是为激情所贯注,为信仰所战斗的勇气。在中国抗日战场上,在越南抗美的丛林中,在古巴剿匪的追击中,甚至在70岁高龄,依然在战火中拍摄。这个“飞翔的荷兰人”被祖国放逐,却四次来中国,他称中国是收养他的“第二故乡”,他爱这里的人民。
  红色电影的开端——延安电影团
  伊文思在临走之前,秘密地把一台埃摩摄影机交给了一位左翼影人吴印咸,这位吴印咸后来被称为共和国摄影艺术的拓荒者。1938年秋,吴印咸和袁牧之两人带着这台摄影机和从香港购得的全套电影器材到达延安,在八路军总政治部下成立了“延安电影团”。
  最初电影团只有6个人,有电影工作经验的仅有3个。1938年10月1日,电影团开拍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记录片《延安与八路军》。1940年袁牧之将完成的影片底片带到苏联,没想到正好苏德战争爆发,没能在苏联印出拷贝送回国内放映。进入40年代后,电影团拍摄了多部新闻短片,在根据地露天放映。

评论:

  • 颛孙依楠 7小时前 :

    去年初在现场看的时候就又哭又笑的,正值9·11二十周年,官摄上线,重温一遍我又是暴风哭泣。 这是一部相当优秀的群像剧,演员没有什么短板,剧情张弛有度,配乐和配器也很有意思。这群陌生人的相遇,虽说是因为一场改变了世界的悲剧,但却开出了善良温情的花。🥺

  • 蒯智志 7小时前 :

    最精彩的无疑是女机长的自白之歌。还是挺感动的,但作为一部音乐剧,说话太多歌曲太少,然后每个演员都担任好几个角色稍微有些混乱。还可以吧,但没什么惊艳之处。

  • 赛乐然 8小时前 :

    原来这是电影啊...音乐剧百老汇版的官摄,看着很欢乐,也没有刻意渲染悲情,有些感动

  • 零曼语 2小时前 :

    热血沸腾,哽咽多次,无论这个世界有多么糟糕,还有音乐,真是件幸运的事。表白女机长!

  • 枫泽 2小时前 :

    (官摄填补了我2020年初买好票但因疫情取消的遗憾,没想到眨眼又是两年过)

  • 郎子濯 2小时前 :

  • 爱寄灵 1小时前 :

    所以是这个音乐剧即将被改编成电影吗?音乐剧我不太会欣赏啦,期待下电影

  • 皮辰韦 3小时前 :

    遗憾因为这个该死的疫情没能看上巡演,希望世界尽快恢复正常。

  • 荣谷雪 9小时前 :

    世界不是孤立的,人类的悲欢可以共鸣,穆斯林是要被搜身的…

  • 犁永新 1小时前 :

    专门挑了这么一个时间重温,知道泪点低,但没想到从第一首歌就开始大哭,一直哭到最后。除了剧本身,还想起很多事,想起在伦敦的现场,想起2020年没能成行的中巡。现在笔袋上还挂着西区散场后从工作人员那得到的“dats a moose”的徽章,什么时候能再回去看现场。

  • 起铭 6小时前 :

    it's all about recovery and salvation. 能够关照到911之后第二天的日子和远离纽约的加拿大小镇 这个视角太绝了 人文关怀就是如此。当初在伦敦没能看到现场版太可惜了 演员们的转场和角色切换就几乎在一秒之间 情绪拿捏得恰到好处 this is the stage energy

  • 浑舒兰 2小时前 :

    呜呜呜呜泪目了,什么时候国内也能有这种类型的优秀音乐剧……

  • 聂英秀 1小时前 :

    所以是这个音乐剧即将被改编成电影吗?音乐剧我不太会欣赏啦,期待下电影

  • 琪婷 9小时前 :

    在现在这个时刻,太需要这部音乐剧了。小镇人民敞开大门接纳受911事件影响的一架架飞机,女性男性同性恋、少数族裔、不同信仰的乘客一齐来到了小镇上,这一刻不再有性别与人种之分,面对突如其来的恐怖袭击,他们一同祈祷默哀,人们守望相助和惺惺相惜的状态太治愈人心了。现在世界正在发生剧变,宅生存成了普遍状态,可如果连人心都被锁进了幽闭空间,就挺绝望的。一人分饰多角的表演形式完美契合全剧的主题表达,而其中的个体故事也很有代表性,女机长唱的Me and the sky让人感动。小细节:演员在扮演汽车上的乘客时,身体会保持小幅度的晃动,非常贴近真实,好棒。不过一份分饰多角也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人物往往需要用念白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身份,剧中也有一段是人物发生争吵,但就匆匆带过了,没有正面解决,有点在意。

  • 籍晓啸 5小时前 :

    9.11二十周年之际看这部展现人类闪光时刻格外暖心,纽芬兰的许多都是人们理想的状态,种族宗教性取向都不再是问题,仿佛不存在少数和多数的概念,小镇的人为在黑暗中的人带来了光,尤其是知道了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后,更为感动,在这世间还是有美好的人和事存在的,最糟糕的时刻总是最能展现人性,想去世界尽头的甘德看一看。

  • 龙然 2小时前 :

    趁着要去现场前补了。虽然是鸡汤但是很喜欢,尤其是疫情加上二十年的特殊日子。好喜欢舞台和各位的表演,非常有生命力,让人落泪又不过度煽情🥰

  • 简芷云 4小时前 :

    层次非常丰富的百老汇舞台剧,大到人道主义,小到个人友情、爱情;从种族问题讲到女性、LGBT群体的社会接纳;有生离死别,也有相遇重逢。正如剧中所唱,一些东西失去了,另一些被建立起来了。整部剧的基调是自由主义式的,或许这才是正确对抗恐怖主义的途径。用融合代替隔离,用积极代替阴郁,用好好生活代替暴力反应。(观影时间:2021年10月6日;自评:8.3;推荐指数:★★★★★)

  • 雅梅 9小时前 :

    9.2分

  • 沃溪蓝 1小时前 :

    每个个体的困境依旧,但对痛苦的共同感知造就了鲜活的、善良的、沟通着的世界。

  • 露梦 8小时前 :

    我们在窗边点亮蜡烛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