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暨紫雪 0小时前 :

    看完后并不是感动,而是觉得他们都不是爱,他们眼里只有自己,没有对方,只有建立共同交流或同步的诉求,没有尊重个体差异的包容心。所谓花束般的恋爱,不如说是花束般的自我欣赏,把对方当成镜子中的自己,看一看,还是觉得自己好。从天然气罐那里,女主睡着了,男主不开心的微表情就可以看出,他是不能理解“包容”二字的。女主在后半程也同样,她眼中只有所谓的共同爱好,没有看到男主的付出与责任。再挖一挖,大概两个人都不会沟通罢了,能说的只有浅层兴趣,凡是涉及到相处模式、未来发展、责任与义务等等都避而不谈。还有一点,他们刚在一起的一个晚上,互相说了自己的雷区,然后呢,这就可以了吗?亲密关系的本质不是让人认识到自己和他人有多大的不同,及如何接纳这些不同吗?他们在亲密关系中学到了什么,双方都没有,双方都嵌套到世俗标准中了

  • 生寻琴 1小时前 :

    皮克斯永远滴神!在无时无刻不被大环境裹挟着向前进的时候,皮克斯总是能拿出温柔的故事告诉你:把握当下,生活也会是美好的。当我们把“热情”作为“人生目标”的时候,是否有考虑过,我们也忽略了那些本出现在生活里的美好瞬间。乔伊被安排有第二次人生,但我们没有,如果可以,就请从踏出电影院的那一瞬间“重新开始”。

  • 福年 3小时前 :

    这叫什么,算“元恋爱”吗,设定好了程序与背景,往里填两个演员念词就可以…热恋期色调+看得见多摩川的房间+1星。今村夏子有那么好看吗?//我觉得像“对照实验”=-= !半圆肯定知道合拍不是报菜名啊,所以是故意的吧

  • 班睿博 1小时前 :

    前半部分完全是坂元特色的时代误植了。到底是谁毁了文艺青年的爱情,还是说爱情本就是文艺消费品所编织的幻梦...

  • 朋元忠 6小时前 :

    踏入社会,成为正式职员,加班996,不再画画,看不进去书,甚至翻起成功学,男主怎么能改变得如此彻底(ー ー゛)纵观我身边很快适应社会的人上学时代也早早准备好了,不肯长大的人至今也不肯长大

  • 都亦玉 8小时前 :

    用编剧的方式来分析两性,男人是结构型动物,女人是节拍型动物。所谓结构型,就是建立框架,厘定故事走向,职场从新人到课长到主任到经理,慢慢有钱慢慢有房有家庭。所谓节拍型,就是两人新意互通的状态,我喜你喜,我悲你悲,到一家面包店的倒闭,到性生活的频率。在男人的结构框架里,他可以容忍女人节拍的不一致。女人则希望男人节拍一致,她或可容忍结构的变化。

  • 锦琬 5小时前 :

    特别文艺也特别理想化,永远保持恋爱的热枕,永远相信能维持现状,可理想派与现实派的相处,就像新鲜的花束初见美丽,日久凋零,越发平淡,那些热爱的美好回忆,终究成了人生中的一道路口的别离,工作是这样,恋爱也是这样,最后在餐厅里纠结的分手,却碰上当初同似自己热恋的模样,回忆与现实的交织,理想和理性的交错,也成了最后难以说出的感觉。那些同样兴趣的疯狂事物,终被时间磨平了迹象,漫画仍停留在了第八卷,电影也看不进去,也再也没有逛超市的喜悦,没有当初一起玩游戏的幻想,生活就只是生活,没有了情趣,爱情保质期也逐渐来临,一旦把这些问题抛到自身,似乎谁也不能避免,把爱情变成婚姻,把平淡延续下去,似乎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而最精彩的是,女主仍然是当初那番模样

  • 王紫安 8小时前 :

    生命的意义,就是承认生命本生并没有意义的勇气

  • 瓮若雁 8小时前 :

    idk…感觉男女主从最开始相遇到后面分手也没有真正的交流过。像报菜名一样罗列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经历,就可以作为陷入爱河的条件了吗?看完觉得很虚浮,也没有办法为这种不真挚的爱感动

  • 骞翰 5小时前 :

    其实这两个人根本就是totally different的一对,同样的爱好只能代表同样的品味,而品味是被社会和消费主义建构出来的,其实全片中他们几乎没有什么真正触及灵魂深度的交流。明显女主是不认同自己父母那种世俗精英主义价值观的,但是他们俩竟然没有就这个问题讨论过。拜托,文艺青年居然没有在一起讨论过人生???那这个相似难免显得浅薄又标签化。

  • 驰浩 3小时前 :

    idk…感觉男女主从最开始相遇到后面分手也没有真正的交流过。像报菜名一样罗列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经历,就可以作为陷入爱河的条件了吗?看完觉得很虚浮,也没有办法为这种不真挚的爱感动

  • 青凯泽 8小时前 :

    画面和想象力很惊喜,就是好看~但是主旨对于我这种时刻感恩一切的人来说有点太predictable了

  • 裔长兴 0小时前 :

    看点依旧是坂元充满孤僻、神经质和可爱的生活细节。但故事显然已经失去了对爱情的热情与憧憬,直接用死亡和绝望作为感情的底色,但这又与那种哀伤的隽永大相径庭。恋人设定是魔幻般的——一个不用任何努力,就完全和自己相通的另外一个灵魂伴侣,仿佛是对生活无情的嘲弄。走完用清新爱意装点的过场,再用残酷的现实将爱消磨。"爱情"就像娇弱的花朵,被"沮丧"消了音,只能毫无反抗的静静盛开和凋零。这种人造美,失去了生命本真的热力,绽放的绚烂,那些本该有的华彩魅力与深刻意义。

  • 骞浩 9小时前 :

    这种“合拍”其实有一种虚假性,每一对情侣在最初或许会因为相似性而走到一起,但是在此之后的交往过程中,情侣会寻找这种相似性,放大相似性,排斥相异性。这在影片后来,小娟问小麦有没有做过摩天轮可知,无论多么投合的情侣也会有不一样的地方。影片的现实基调其实很真实,只是在影片前半部分的浪漫被放大了。问题还在于,同一个年龄又没有经济压力的青年,相似性会很多。喜欢相同的电影,相同的书,相同的作者,相同的游戏等等。但是这种相异性在一开始其实就有展示,那就是小娟看小麦所拍电影时睡着了。还有就是理想主义遇见理想主义会很容易结合,而任何东西与现实相撞,都会被撞碎。爱情,理想,莫不如是。电影也用了许多镜像来呈现和回环复沓。开始,也是结束的开始。木心说:“既然两个人好得像一个人,那就一个人好了。”

  • 飞依琴 7小时前 :

    一百套时尚又省钱的穿搭,一百种浪漫的约会方式,一百个想要分手的瞬间,和分手后一百段扎心的回忆。所有的东亚年轻人都意识到了,钱是好东西,但为了躺平我宁愿将钱扔向大海。

  • 锦桐 8小时前 :

    如果早几年看到这部电影我一定会哭得不成样子,会觉得那就是我的故事,连从相恋到分手的时间跨度、在朋友婚礼之后选择分手这样的细节都如此相似。以前觉得是工作的压力让人改变,现在不会了。爱好再相似的人也会有深层的不同。现在的我依然会为那些由此相恋的年轻人感到高兴,却不会再认为这就是最好的爱情。Ps. 他们去电影院看的竟然是阿基的《希望的另一面》/ @电影博物馆

  • 潭和暄 3小时前 :

    热爱书影音的少年误以为那些就是精神世界最重要的部分,其实正相反,那些对文化消费品的好恶,是最浅表的东西。人不是书柜,不是存电影的硬盘。不能一起追番一起打游戏看小说,爱就消失了?如此不堪一击,不配叫做爱情。他们只能算曾一起沉浸在“貌合”的爱情泡沫里吧。人生是两个人携手滚钉板,他俩才到哪儿?手上扎了个刺就开始哭喊。男票拿起一本成功学就面如死灰。“爱在”三部曲了不起的是第三部,婚姻家庭孩子的苦都吃过一遍,难听话都吵过一遍,还是要爱,要并肩坐着看夕阳。【十年前我可能会哭的。现在心里只剩《爱情神话》李小姐那句:哦哟,十年前我老吃这一套了……

  • 郦从波 9小时前 :

    比豆瓣男友变成知乎男友更痛苦的,是发现知乎男友透过泪光倔强地折射出了豆瓣男友的影子。

  • 漆曜瑞 1小时前 :

    一部成熟的爱情片,首先体现在它是否在讲述一段成熟的爱情。

  • 皮惜玉 9小时前 :

    劝分组类似“相识五年的男友变成了我完全不认识的人”这类帖子最让人困惑的是,事主往往最耿耿于怀的是恋人在哪个具体时间点发生了转变,而不愿去承认自己在一开始就看走了眼;这片子倒是给出了另一种解答,就算最开始没有看走眼最后还是会掰的,即使两人性格再像也无法保证基于偶然性的人生永远保证着高同步率。让本片拔高于同类类型片的高光片刻是结尾在咖啡馆的两人落泪,即使生活把社畜折磨到不惜拉昔日爱人下水的边缘,最后让主角破防的还是自己过去的影子,人身上还是自爱的痕迹要更深一点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